当人工智能智力全面超越人类,我们该何去何从?在刚刚结束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)期间,WAIC首份官方刊物最新一期《AI领航:无限升维》新书发布会暨签售会于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,东浩兰生集团副总裁裘皓明、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黄韬等嘉宾出席活动。在圆桌对话环节,《奥尔特曼传》作者周恒星与《自主论》作者倪考梦展开深度思想交锋。
如何在AI盛会中“保留传统媒介的尊严”?黄韬点出了传统出版在AI时代的独特价值:“不仅记录技术演进,更是给科技注入人文温度、搭建思想对话桥梁的一次尝试。”黄韬表示,上海三联书店将联合高校与产业界,推动AI伦理、数字艺术等跨界创新,让出版社成为“思想的孵化器”和“价值协商的枢纽”。
在圆桌对话环节,周恒星与倪考梦就AI时代的核心议题展开交锋。AI将带来失业危机还是能力解放?周恒星基于硅谷前沿观察抛出预言:“白领工作将大规模消失,95%的人或无需工作。”这如同百年前的60万纽约马车夫,当汽车来临,整代职业瞬间消亡。如果缺乏有效财富分配机制,将催生庞大的“无用阶层”。周恒星以2023年OpenAI戏剧化的“宫斗”事件为例,指出硅谷已分裂为“安全治理派”与“有效加速派”,显然,二者的冲突正愈演愈烈。
倪考梦则从社会变迁与技术哲学角度展开:“技术迭代要求人类付出更大努力。AI解决旧问题后,人类需攻克更前沿领域——这正是人的价值所在。”他以温州制造业“机器换人”为例,指出蓝领工作同样面临替代风险,关键在于“意愿-能力-资源”构成的自主三角形。他警告技术驯化风险:“当学生用AI一秒生成设计图,谁还愿苦练基本功?惰性将瓦解人类能力根基。个体需要突破舒适区,主动构建‘超级个体’能力。”
面对全球治理和教育改革问题,周恒星表示,“AI主权将集中于中美两国。跨国隐私保护、大模型普惠性、开源策略等议题亟须规则协商。”倪考梦则聚焦教育普惠:“政策制定者首要任务是推动全民AI素养教育。若教育体系仍灌输‘学而无用’的知识,下一代将在技术奇点前沦为‘工业革命时代的马车夫’。”倪考梦呼吁,建立社会缓冲机制,应对转型阵痛。对此,倪考梦进行了预测:“若教育体系不变,留给人类仅约10年。”周恒星主张,在这种挑战下,“教育改革需彻底转向——知识记忆已过时,培养自主运用AI实现热爱的能力才是核心。”
那么,“当AI智力全面超越人类,碳基文明尊严何在?”面对黄韬的发问,周恒星提出“回归具身性”,“在具身智能成熟前,强健体魄与感知快乐的能力仍是人类优势。教育的终点应是培养‘自信快乐的完整的人’,而非竞争机器。”倪考梦则从意识分层解析:“AI仅在认知层超越人类,而情感、自由意志等深层心理过程仍是人类专属疆域。我们是AI提示词的书写者与价值锚点的设定者——这是人类尊严的最后防线今日低价股票排名,也是西西弗斯式抗争的意义所在。”
万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